空氣污染與社區健康

了解空氣污染對公共健康的影響

科學研究已證實空氣污染對健康產生的負面影響。空氣污染與肺部疾病及受損有關,會導致哮喘、支氣管炎以及肺氣腫。同時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空氣污染會導致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及癡呆。

空氣污染與公共健康的關係可以表現為:

排放物 - 濃度 - 接觸 - 劑量 - 健康影響

排放物

灣區有各種污染源散發多種空氣污染物,例如懸浮微粒、毒性空氣污染物以及其他化學物質,在大氣中發生反應形成臭氧。排放污染源包括固定污染源(例如工廠、煉油廠、鑄造廠以及加油站),以及移動污染源(例如汽車、貨車、火車、海洋船艦,以及農場與施工設備)。

制定舉措以減少空氣污染、改善空氣品質的第一要務,就是找出排放污染源並制定策略以減少有害污染物或其化學前驅物質的排放。空氣局列出排放物清單,以特徵化並量化主要污染物的排放。

濃度

環境濃度是指空氣中測得的污染物等級。排放物與環境濃度之間的關係很複雜,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氣象條件(溫度、風速、風向與垂直混合)、污染物比例(例如在臭氧中,ROG與NOx的比例)以及地形。

有些污染物(例如臭氧)在區域範圍內。然而,在微粒與毒性空氣污染物的案例中,狹小地理區域內的環境濃度大有不同。

空氣局使用其 周邊空氣監測網路來測量空氣污染物濃度,並進行光化學模擬,以更好地了解排放物與環境濃度之間的關係。

接觸

接觸指的是特定個人或社區接觸到的污染量,以及接觸的頻率與時長。

從公共健康的角度而言,重要的問題不在於空氣中有多少污染,而是多少人接觸到污染。空氣污染的個人接觸,可能因為居住、工作與娛樂的地點而大有不同。總人群接觸量在都會區更多,因為該處有較高的人口密度。

劑量

劑量指的是個人攝入體內的實際污染量。同等接觸級別的攝入量會依個人的年齡、活動與代謝速率而異。

例如,當人們(尤其是孩童)運動時,因為呼吸更加深入急促,所以在相同接觸量下會攝入更高劑量。每個人的活動方式與生活方式差異極大,例如在戶外的時間長短,或是駕駛於繁忙的道路上的時間長短皆然。 

健康影響

空氣污染會依個人接觸量與忍耐力不同,而造成或導致各種程度的健康影響與疾病。個人接觸量有所不同,同樣地,我們的身體對於接觸污染物的忍耐力也有所不同。

空氣局特別關注的是,為最易受空氣污染影響之人減少人群接觸量,包括孩童、孕婦、年長者,以及有心血管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低收入、多數為弱勢群體的社區也特別易受空氣污染影響,因為醫療保健條件與社會經濟地位有限,加上環境壓力,會提升健康風險。

Spare the Air Status

Last Updated: 2020/4/17